一項大型國際合作研究,已經確定了5個新的基因區(qū)域,可增加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。子宮內膜癌是影響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,已知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區(qū)域有9個。
子宮內膜癌影響子宮內壁。在英國女性當中,這是第四大最常診斷的癌癥,每年大約診斷出9000個新病例。
在這項研究中,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和澳大利亞QIMR Berghofer醫(yī)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,研究了超過7000名子宮內膜癌患者和37000名沒有患癌的女性的DNA,以確定影響女性患該疾病風險的基因變異。相關結果發(fā)表在5月2日的《Nature Genetics》雜志上。
劍橋大學公共衛(wèi)生和初級保健系的Deborah Thompson博士說:“我們的研究結果,使我們對女性子宮內膜癌的遺傳原因,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,特別是沒有強大癌癥家族病史的患者。在這項研究之前,我們只知道4個基因組區(qū)域,其中1個常見的基因變異會增加女性的子宮內膜癌的風險?!?/span>
“在這項研究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另外5個基因組區(qū)域,總數(shù)達到了9個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,使得已知的危險基因區(qū)域增加了兩倍,因此,非常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子宮內膜癌的遺傳因素。有趣的是,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的幾個基因區(qū)域,已知可導致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癥的風險?!?/span>
“雖然每個基因變異只會增加大約10%到15%的風險,但是它們的實際價值將在于,研究一名女性遺傳到的這種變異的總數(shù),以及其他的風險因素,以識別那些子宮內膜癌患病風險最高的女性,這樣她們就可以經常接受檢查,并留意疾病的早期征兆和癥狀?!?/span>
這項研究還探討了“所確定的基因區(qū)域如何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”,這些發(fā)現(xiàn)對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未來治療,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QIMR Berghofer的副教授Amanda Spurdle指出:“當我們對子宮內膜癌的遺傳風險因素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時,我們就可以找出哪些基因,可能通過新的治療方法靶定。準確的說,我們可以開始考慮,是否有某種已經批準和使用的藥物,可用于靶定這些基因?!?/span>
這項研究是一項大型國際合作研究,涉及來自澳大利亞、英國、德國、比利時、挪威、瑞典、美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。這項研究的英國部分,受到了來自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資助支持。
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信息的經理Emma Smith說:“發(fā)現(xiàn)影響婦女患子宮內膜癌風險的遺傳變異,可以幫助醫(yī)生確定哪些女性風險更高,她們能夠從更密切的疾病跡象監(jiān)測獲得更多益處?!?/span>
“這也可能為‘哪些錯誤的分子在子宮癌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’提供線索,從而帶來潛在的新療法。在英國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子宮癌癥病例是可以預防,保持健康的體重和保持活動狀態(tài),是女性降低此類風險的兩大方式?!?/span>
2013年,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婦女癌癥部的研究人員在11月12日的PLOS Medicine雜志上發(fā)表了一項最新研究:發(fā)現(xiàn)HAND2基因是子宮內膜癌中的一種差異甲基化熱點,這個基因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在子宮內膜癌的發(fā)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(PLoS Medicine:子宮內膜癌最新研究進展)。
2014年9月,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,發(fā)現(xiàn)了子宮內膜樣癌(EEC)的基因突變。這些突變揭示了EEC亞型一種更為致命的版本,以前被認為對治療的反應良好。通過早期確定這些患者,腫瘤學家就可以嘗試更積極的治療方法,來增加積極預后的可能性(JNCI:與子宮內膜癌侵襲性有關的基因突變)。
2015年4月,來自復旦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美國梅奧診所、亞利桑那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《Cell Death and Disease》發(fā)表一項研究論文。這項研究表明,SPOP蛋白可形成一個功能性CUL3-SPOP-RBX1 E3泛素連接酶復合體,能靶定ERα用于子宮內膜癌細胞中的泛素化和蛋白酶降解。此外,這種作用可通過子宮內膜癌相關的SPOP突變得以抑制。這些研究結果,對于SPOP突變相關的子宮內膜癌通路的分子機制,提供了功能性的見解(復旦大學Nature子刊解析子宮內膜癌)。
來源:生物通